两张老照片,中国结鱼,产自澜沧江,像这样个体的现在已经基本看不到了。
中国结鱼(Tor sinensis)是产于我国澜沧江流域的大型鲤科鱼,在大型鱼类颜色普遍灰暗的我国,中国结鱼可以说是颜值担当,银色的鱼鳍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夺目,红色的鱼鳍很好的契合了中国风味。我们云南当地百姓俗称红翅膀,个体大,我曾钓获1尾17.5 kg的大鱼。那时候中国结鱼还分布很广,数量也多,是澜沧江中、下游的主要经济鱼类。
那时候,我钓鱼是很疯狂的,尽管技术不好,尽管十六七岁时年级还小;正值读初中,学校离家远了,走路要2个多小时,而且全是山路,上坡下坡的!母亲看我渐渐的长大了,也懂得保护自己,懂得哪些事应该做,哪些地方应该去,于是对钓鱼这个事情放行了。
我总是兴冲冲的带上自己的鱼竿,冲到河边,而且那时我大多数时间都会有所收获!最多的一次,我从早上天麻麻亮就到河边,一直到晚上,钓到的鱼我基本上提不动,最后还是父亲帮忙弄回了家!我想,那天要不是钓那么多鱼,我是要挨打的。以前眼中的澜沧江,要么水流清澈平缓,黄褐色的沙滩和各种大大小小、色彩斑斓的鹅卵石遍布两岸;要么就是波涛汹涌,满目急流旋涡,滚滚洪水如万马奔腾。近年来由于对它的不断开发,导致水位大幅上涨,淹没了无数荒滩野涂。
在这样的环境里钓鱼,简直就是对钓鱼人水平高难度的考验。要做到;不挂底,不上树,不碰电话线,顶着大风大浪抛准钓点 ,还要在大风大浪中识别找准浮漂的动作。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了。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钓具都是一根竹制竿带一个自制的绕线轮和一根可以放线的手竿,一竿一坠一线一钩即可。钓饵多采用蚯蚓。凭借这这样简陋的钓具想要钓获中国结鱼是不容易的,好在中国结鱼在产地保有大量的种群数量,是产地的常见鱼。
它的体型为流线型,头尖,鳍健,为善泳的鱼类之一。经常在水底乱石间穿越,用喇叭形伸缩自如的大口向江底和石面上吸食,以底栖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植物的碎片和丝状藻类为食。登岸、选点、撒饵、抛竿,一切有条不紊,做完这一切,单等鱼儿上钩。感觉鱼线一紧,有一种力量向水下拖拽,心中一喜:“有了!”随即一条银色的结鱼被拎到了岸上,我抓住活蹦乱跳、拼命挣扎的鱼,从钩上摘下它放进水中的鱼护里,不甘就擒的结鱼在鱼护里左冲右突,徒劳地挣扎着,此时的我,一种成就之感油然而生,鱼儿虽然不太大,但却是丰收的前奏。
如今这一切只停留在深深的回忆里,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中国结鱼了。除了补远江还有稳定自然繁育种群之外,别说支流了,连糯扎渡电站、景洪电站大坝下的鱼汛都已经没有了,连渔民都改行了。有人说结鱼的消失是非法捕捞和环境恶化的原因,除此之外在我看来,各级大小电站的建设也是重要的原因。为了造福民生、战略用途的电站,只要环评靠谱、增殖放流到位,鱼类可以为人类让路。但一些小水电,必须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目前糯扎渡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在从事中国结鱼人工繁殖,但技术尚未成熟。中国结鱼是极具开发潜力的鱼种,不论是食用鱼市场还是观赏鱼市场都是炙手可热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可以在澜沧江里看到水面上成群结队的中国结鱼在畅快的游荡。
欢迎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