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链接: 钓鱼心得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钓鱼资讯  > 钓鱼日记 > 秋日垂钓

春末夏初鱼情易上浮,要这样做!

2019/1/26 0:06:14 人评论

一年中两个钓鱼的黄金季莫非就是春末夏初与秋末冬初了,从钓鲫鱼来说,我感觉春末夏初效果更佳,大概是因为此时鲫鱼除了需要摄食育肥,更需要找近岸水草、树枝、砂石或其它障碍物产籽繁殖。此时水温适宜,鱼儿活跃,...

一年中两个钓鱼的黄金季莫非就是春末夏初与秋末冬初了,从钓鲫鱼来说,我感觉春末夏初效果更佳,大概是因为此时鲫鱼除了需要摄食育肥,更需要找近岸水草、树枝、砂石或其它障碍物产籽繁殖。此时水温适宜,鱼儿活跃,食欲强,鱼进窝快,窝中来鱼多,鱼儿往往不再安于拣食落到水底地面的食物,还特别喜欢上浮离底争抢下落过程中的饵团,另外此时水层温度变化较大,也容易使鱼上浮,掌握了钓行程的技巧往往能取得更喜人的鱼获。遇上能够钓行程的鱼情那玩得相当爽的,收获也大。

钓组要求

1)鱼线粗细

因为鱼情活跃,加上运动中吃食的鱼冲力更大,野钓中除了钓到鲫鱼外,还可能钓到个头更大些的鲤草鳊等鱼,更应留有余地,快速鱼情本来就应该子线粗些,利于快速飞鱼,提高作钓速度,所以可以采用比正常底钓大1——2个号的子线,钓鲫鱼为主时子线一般在0。4——0。8号,具体粗细还是看鱼的大小。主线自然也相应增粗些。

2)子线的长度

长子线有更多的第二下摆时间,可以给鱼更多的接口机会,但过长则损失信号传递,也造成鱼层更乱,所以适中即可,一般60——70公分子线对折拴钩即可,若杂鱼多则更短些,灵活掌握。

3)浮漂

钓行程选用浮漂的关键在于合适的大小,即合适的配铅重,是要依鱼情而定的。大了则钩饵运动速度过快,鱼接不住,小了则下降过慢,作钓效率低,两种情况对钓鱼都不利。

这种“接不住”的情况体现在从钩饵入水到浮漂翻身站立停稳(此时铅坠很接近浮漂正下方)之前的第一下摆,对钓行程的影响则主要在于第一下摆的末端——开始翻身到站稳停顿前,浮漂翻身之前的抓口不是钓行程的目标,也是可以放弃的接口,要不就可以下拉浮漂、改为更上层的钓浮了。第二下摆和浮漂下行时,铅坠与浮漂浮力基本平衡,钩饵下行速度主要取决于饵团重量与水阻差值,跟浮漂大小关系不大了。但大漂大铅则惯性大,细微的接口信号就容易丢失,浮漂大小要适中。

竞技比赛时钓手要兼顾鱼情的变化、经常可能要改用其它钓法,所以一般都用漂比较小,而在野钓时往往要用更大号的浮漂,因为野水中往往上层小杂鱼多,为应对小杂鱼作出一些牺牲是值得的,而且鲫鱼上浮到水皮及中上层抢食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加上鱼追饵、吸饵能力也不一样,这种区别不可不辨,不可不明,要不就陷于教条。

所有的台钓漂都会有个行程,但为了更加突出钩饵在水中的下沉的过程,钓行程的浮漂会比正常用的浮漂漂尾稍长点,多为20——25厘米,以便有更多的观察接口信号的机会,调、钓上也是采用平水或低目,以充分利用漂尾的行程。

选择枣核型漂还是长身型漂,其实各有利弊。许多钓手认为,应该用枣核漂,因枣核漂水阻大些,下行更慢,能有更多的抓口时间,而且翻身也更利索,事实上枣核漂在竞技比赛和黑坑钓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野钓时还是有些不一样,因为野钓往往钓行程是结合着底钓来进行的(底钓鱼口更真实,命中率更高),只不过到底后等待的时间不能长,枣核漂下行时不如长身漂流畅、稳定,节奏感上有所不如,过慢的下行速度会使得下行中的停顿不那么容易观察清楚,而且下行慢也就意味着走完行程的时间更长,遇上鱼口比较快时则影响作钓效率,长身漂翻身虽慢点,但有经验的钓手是能捕捉到翻身过程中的接口的。综合看来,选择枣核型还是长身型,也分场合和个人习惯。

4)饵料

钓行程饵料要求比重比较轻,下落慢才便于鱼接住,拉饵也往往优于搓饵。饵料需要有一定雾化,以便诱鱼,但又不能太过雾化,雾化过多会引得鱼口更乱。

钓技要求

掌握鱼讯语言

钓行程的看口是看浮漂运动中的变化,要想看出鱼咬钩的信号,首先要很了解浮漂的自身语言,也就是无鱼接食情况下浮漂固有的运行规律,包括每一刻的运行速度、停顿的位置和时间长短,这种规律被打破就是鱼咬钩的信号。浮漂自身语言,作为经常钓鱼的人,平时如果观察细心,培养出这样一种节奏感了然于心,那么鱼接口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当然如果为了一定战术目的、为了稳定鱼层,有些咬钩是可以放弃的;某种信号,比如某一位置的停顿,如果多次打不上鱼,除非调整线组,也可以放过这一口。理论的掌握不如实践,多钓就出经验了。

保持抛竿频率

台钓本就讲究诱钓结合,要求有一定的抛竿频率,钓行程时就更要求有频率,因为鱼更活跃,食欲更高,窝中散落的饵料越多,诱来的鱼越多,鱼抢食就越积极,吃口越猛越真实,这就象人类盲目的从众行为,喜欢抢购东西、喜欢找人多的饭店吃饭一样。

准确钩饵落点

抛竿越准,鱼就不容易散乱,钩饵总是沿一个路线落向鱼群,鱼儿正好等在那里,很自然地把饵团接住,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当然效率就高。

灵活鱼情应对

在刚开始是底钓时,如果接口明显多,那钩饵到底就不要等,可以一到位就扬竿重新抛,散落的饵料诱来更多的鱼,如果接口不算多,那还是应该钓底为主,结合着打离底接口,但一定的频率还是要有的,不能死等;当钓行程很有感觉、很顺手、上鱼率高时就要注意保持这种感觉;如果鱼儿更多的在高位接口,翻身过程中或翻身站立后就有动作,可以下推浮漂十几、二十公分,改为钓离底。鱼情是变化的,钓法也要相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欢迎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

相关资讯

  • 下雨天可以钓鱼吗?一年四季各有不同,选对时机才能鲜鱼满篓

    鱼谚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之说,也有很多钓友喜欢在雨天或雨后出钓。 夏季,天气炎热,水温高,鱼不爱咬钩,很让我们钓鱼人伤脑盘,有人钓早,钓晚,也有人夜钓,这些钓法,也都尝试过,但是,最…

    2020/4/13 12:53:25
  • 我的家乡离俄罗斯仅一江之隔,曾经这里是大马哈鱼的天堂

    我和小伙伴们一听到飞机的嗡嗡声,就站在最高的土丘上,伸长脖子,瞪大眼睛,愣愣地眺望着,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为止。这种鱼在鱼汛中数量极多,简直达惊人程度,据史料“黑龙江志”记载:“每年秋天自海逆水而上,入江驱之不去…

    2020/2/11 23:59:22
  • 窝内有鱼,为什么就是不咬钩?

    这是很多钓鱼人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我们经常遇到有鱼不吃饵料的情况,这种情况大多在季节交替之时非经常见,这是由于气温的变化,鱼儿所喜欢吃的食物也有所变化,比如说深秋的时候, 鲫鱼所喜欢的饵料…

    2020/1/12 14:07:42
  • 垂钓中,到底是钓浅水还是深水合适?

    从立秋至立冬,全部秋天的气温在26~8℃,这个时候的水温也是很适合鱼儿在浅水里活动,虽说有一些鱼儿会游到较深的水位,但只是暂时的。 1、初秋的气温和夏末是差不多的,一般都是早晚气温低,中午酷热,所以中午水…

    2019/12/27 19:18:17
  • 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冬天照样连竿

    不像夏秋季的时候,温差大一点还能很快适应,在低温情况下的温差真的很难适应,所以鱼口不好。所以,破解的方法只有一点,选择温度比较稳定的天气出钓,不管是当天的温差还是前后几天的温差都要稳定。很多不耐低温的鱼种会直…

    2019/12/26 22:00:12
  • 秋季钓鱼,在饵料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项

    传统钓中多喜欢加入油脂香,比如黄豆粉、芝麻粉之类的,都有很是好的诱鱼结果;钓鲤鱼可以加酒香,酒在水温不高的季节更有穿透力,酒味也是大都淡水鱼喜欢的味道,特别是鲫鱼和鲤鱼。 到了晚秋甚至初冬,加腥是常用的手…

    2019/12/24 21:06:46
  • 这幅图上的6条鱼你都认识吗?能认全的说明你是个老钓手

    秋冬季节钓鲫鱼最好的天气是气温突然降低,而且伴有北风,钓点选择在有茂盛的水草处,水深30~60厘米深即可,这时候鲫鱼个体比较大,但在浮漂的反应不同于其他时候,和小杂鱼咬钩相类似,鲫鱼咬钩比较凶猛,往…

    2019/11/19 19:16:17
  • 为什么鱼谚说“秋钓边”很多钓鱼人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目前,有关钓技方面的总结很多,钓具也比过去先进了不少,使得钓鱼活动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更加丰富多彩,凡是钓过几年鱼,读过一些钓鱼文章或有关书籍的钓友,都对这句“:“春钓浅滩,秋钓近边。” 1、布窝找鱼,即在…

    2019/10/29 12:36:15
  • 秋季钓鱼有讲究,做对这四个选择,一看就是老钓手

    随着商业化的今天,随之推出的商品饵料也走红于中国的大江南北,我选择饵料是根据所垂钓鱼池鱼的适口性而定的,比如有的池塘水肥,我会选择比较清淡型饵料,反之就会选择气味浓香或浓腥型带有刺激性并带有穿透力的饵料,所…

    2019/10/29 12:20:41
  • 它生性机敏,不怕冷,吃饵谨慎,是非常好的海钓鱼种“黑鲷”

    每年的秋冬是矶钓季,现在算是季头,季头的鱼获就让钓鱼人心痒痒,它爱群居,在码头的弯位、洄水位和礁石堆处,只要钓上一条一般都能确认该处附近有一群它的同类在活动,钓黑鲷有多种钓法如手线朝天钩钓、海竿沉底钓和筏竿…

    2019/10/18 11: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