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链接: 钓鱼心得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姜太公学习  > 垂钓技巧 > 台湾钓法

野外台钓调漂法

2006/8/16 19:49:59 人评论

     借用一句广告词:“把简单的事搞复杂,太累!”台钓调漂法就是这样,原理其实并不复杂,10余年来钓界理论人士已对此作了很多的探讨与论述,笔者撰写此文,试图把本来简单的事重归于简单。当然,本人的台钓完全是在自然水域操练的,对钓具也没有过多的要求,故在前面加上“野外”二字。

  一、野外台钓钓具的准备和认识

  在自然水域练过台钓的钓友,可能遇到过这样一些情况:不论怎样改变调目和钓目,收获和习惯的传统的钓法比,都没有多大的改变;明明定好了水深和漂位,钓着钓着,水位没见上涨,却看不见漂了;或者是好好地钓二目,刚刚上好饵又重新抛竿,只因稍稍偏离了原钓点,露出水面的漂尾便成了五、六目甚至七八目,按调四目、钓二目的理论,这时候你或许会觉得灵敏度差,其实这些都是因为钓具选择同“正宗的”台钓法不同造成的,直接影响着垂钓的收获。对于这些,笔者称之为影响灵敏度的非调漂因素。

  1、钩的大小,形状和锋锐程度都会对上鱼率产生影响。大钩挂小饵固然能够钓上小鱼,但小鱼咬大钩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反应在浮漂上,是点动的次数多,没有明确的信号。钩的大小还直接影响着调漂。比如,一颗伽玛卡兹伊豆7号上黑钩,在水中能把“白雪公主”2号台钓漂拉下一目,而一颗伽玛卡兹白狐8号、伊势尼8号钩能把同一支漂拉下四目。当我们用相当于一目浮力的饵和相当于一目浮力的小钩垂钓时,如果底钩落底、长脑线弯曲,钓二目会成为钓四目。若是换成上述大钩,钩二目就会成为钓七目了。综上所述,我们在野外施行台钓时,要视对象鱼的大小用钩,做到心中有数。野外台钓用钩,多半是大小兼顾。笔者常用的大小兼顾的钩为丸乜9号左右、伊势尼6左右、チヌ1-2号等。在淡水中钓小型鱼为主,丸乜形的上钩率较好,白狐、伊豆次之。钩的锋利程度对上鱼率的影响更大:尖锐程度好的钩,鱼摄食后因钩尖的黏性作用,使钩子停留在鱼口内的时间有所延长,浮漂的动作幅度和最佳提竿时间都有所增大,延长。提竿中鱼率高了,一般地会认为钓组的灵敏度也高了。

  2、线的软硬也会影响上鱼率。许多钓友认为,粗硬的钓线组装的钓组灵敏度较高,其理由是线的刚性大,钩动漂即动。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用粗硬的钓线固然有钩动漂即动的效果,但这种动是鱼拱食钓饵,还没有把钩饵吞入口内的动。硬脑线有阻碍鱼把钩吞入的不良作用,鱼吞钩必然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所以这种动是无效的动。细软脑线组装的钓组,鱼能够比较自然地摄饵,在吞进钩饵之前漂动作较小,一旦漂有了合适的动作,鱼多半已将钩子吞进去了。细而软的脑线能滤去漂的无效动作,漂动就有鱼,从这个意义上说,灵敏度较高。

  3、饵的选用和灵敏度的关系也很大。软而小的饵易被鱼吞入,故灵敏度显得较高。笔者常用的饵通常只有一粒干小麦甚至半粒干小麦大,它们在水中的重力相当于一目或半目台钓漂的浮力。用这种饵主要是钓鲫鱼和其它小型杂鱼,有时可以百发百中。在自然水域钓大鱼,当然是应该用大些的饵。但因大饵的重力远远大于一目台钓漂的浮力,所以就不能用台钓的“调四目、钓二目”调漂法。用大饵大钩的调漂法,将在后文中介绍。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大小的饵,虽然重量相同,但是,捏的松紧不同,在水下的重力也就不同,拉下漂尾的目数就有差别。捏的紧的饵体积小,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重力较大。我们在野外垂钓,鱼儿比较稀少,以饵待鱼的时间较长,所以要用粘黏性特别好的钓饵。为弥补诱鱼能力的不足,必须配合使用小团的包饵或蘸饵。“正宗的”台钓饵比较松散,只要饵一入水一直都在化散,特别是拉饵。调四目后若执着于钓二目,肯定是“找不着北”。

  要想练台钓,最好有一只质量和漂型都好的立漂。当然,人是决定性的因素。野外台钓完全可以用塑料风漂,但必须不漏水,渗水少,漂尾细而长。早些年,我有一次用普通塑料风漂台钓,钓了一会儿就觉得水在变深。一再上调漂子的结果,是悬着的坠子沉到了水底。后来才知道,是风漂肚里进水了。后来改用源阳塑料风漂,虽然不漏水了,浮力还是经常发生变化:刚开始调的四目,几个小时后再试,调目还不足二目了。这时浮漂本身材料吸水和钓线吸水共同造成的,因此我们在用塑料漂进行台钓时,下竿二、三小时后就就要重新校正一次。尼龙钓线的吸水现象,视线和漂尾的粗细长短不同,而对调漂有不同的影响。比如水线长2米,线径为0.4毫米,吸足水后重力增加约11毫克;线径0.2毫米长2米的钓线,吸足水后仅增重约3毫克。线径越细,吸收的水份越少,对漂影响越校如果台钓漂直径为0.8毫米,一目长为15毫米,一目的浮力约为7.5毫克,细线对它的影响不足半目,粗线对它的影响近1.5目。普通塑料风漂的直径一般约1.5毫米,长15毫米,一目的浮力约为26.5毫克,0.2的线对它影响只有十分之一目,0.4的粗线对它的影响约为五分之二目,因此也就可以忽略不计。笔者设计制作过一种胶布棒台钓分线器,入水10多分钟后就会因吸水而使重力发生变化,对台钓漂的影响可达一目以上,有使用此装置的钓友要注意调整。

  二、对“正宗”台钓调漂法的认识

  “调四目钓二目”是台钓的基本调漂法,它是建立在一粒饵在水中的重力和台钓漂一目的浮力相等这一基础上的。用台钓法在自然水域中钓大鱼或大小兼钓,必须用较大的钩和饵。大的钩饵在水中的重力都远远大于台钓漂一目的浮力,因此“调四钓二”调漂法,在这种情况下便行不通。否则必然是双钩落底,长脑线弯曲。虽也能钓鱼,但灵敏度要大打折扣。

  按“正宗”台钓法的理论,台钓法最灵状态是调灵敏、钓灵敏。即调的目数多,钓的目数少,比如调五目,钓一目。调目和钓目相差达四目,每粒饵的重力就必须到达二目浮力;虽说钓饵是悬浮状,对水底压力接近于零,露出水面的漂尾也少,钓组应是处于最灵敏状态。但饵的体积增大一倍(否则便不可能钓一目),钓大鱼还好说,钓小鲫鱼时必然会增加鲫鱼的吞食难度。笔者认为,钓鲫鱼最灵敏的调漂法应是调三目,钓一目,或是调二目半,钓半目,这种状况下饵对水底压力为零,漂尾露目数最少,饵的大小又最适口,当然要比调五目,钓一目灵敏。

  三、我的灵、钝观

  灵敏度和我们的调漂有着极大的关系,调漂就是调整钓组对鱼摄食动作的敏感程度。

  双钩悬浮是长脑线悬坠钓法的最灵敏状态,此时钓饵对水底的压力为零,稍微一点外力的作用,就会引起浮漂动作,打破这种完全由浮力和重力组成的平衡。反之,单、双钩对水底的压力越大,钓饵在水底便越不容易被吸起或拱起来,钓组的灵敏度便越低。

  灵敏度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是漂尾露出的目数。钓目多比钓目少迟钝,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漂尾露出的多,鱼将漂尾拉入水须克服的浮力较大,所以显得迟钝;第二,是人的感觉因素。钓六目漂尾入水三目了,感觉漂尾只沉了一半,钓一目漂尾只下沉一目,就会给人以“全部入水”的感觉。

  根据这一“压力加钓目”的灵钝理论,笔者认为台钓应是调二目半钓半目较为灵敏,钓四目钓八目较为迟钝(假设钩饵重力均相当于一目的浮力)。

  四、野外台钓调漂法

  野外台钓的基本调漂法,可以概括为“半水上双饵调一目”(漂尾粗的话可以只调半目,三分之一目),即根据钓场鱼的大小,选择自己喜爱的钩和适合鱼情的饵,挂双饵后使水线小于水深,增减坠子使漂尾露出一目。垂钓时漂尾露一目为最灵敏,露出越多越迟钝。为增强诱鱼效果,本人几乎每下一次竿都在底钩上用一点包饵或蘸饵,钓场水域的水稍染一点便可使漂尾没顶,所以平时垂钓多半是钓二、三目,即使钩落入浅坑里,也能看到一点漂尾。除了此正常钓法外,还有钓灵敏法、钓迟钝法、拖拽钓法。钓灵、钓钝都是在半水双饵调一目的基础上进行的,拖拽钓法可以重新调漂,也可以在前述的调漂法基础上进行。

  钓灵敏。冬季和夏季闷热时,鲫鱼摄食都很轻,饵被吃掉了漂还没有多大反应,这时的钓组就显得迟钝了。解决的办法是适当向下捋漂,钓一目半,一目或半目。

  钓迟钝。阳春三月鱼很活跃,鱼仅仅是在钩饵附近游动或轻轻拱一下饵,就会引起漂大幅度地晃动,这时灵敏度过高的表现,应将浮漂适当上捋,钓三目、四目,以至五、六目。用蚯蚓等对钩附着力强的索饵的话,也可以调得迟钝一些,风中垂钓更应这样。

  拖拽钓法的调漂。初冬和早春钓鲫鱼,有时明明鱼在窝子里,但就是不咬钩。这时可以挂荤饵用拖拽钓法撩拔一下。由于前后左右地拖动,水深度变化大,钓目就不能太少,须在6目左右。调目仍可延用正常的“半水双饵调一目”,也可以改为二目,但不能调的过多。过多的话遇到深坑钓就落不到底。

  野外台钓时钓一目,一粒饵化散后,漂上升的目数视饵的重力而定。饵重力为四目的话,漂便会上升四目;如果两饵脱落,漂便会上升八目(另一饵重力也是相当于四目的话)。这样的大饵脱落,普通风漂也会有大幅度的上升。因此,用普通风漂台钓大鱼,灵敏度尚可。

  由于水深浅不一,常常会使一根或两根脑线弯曲,钓饵对水底的压力大小也会有很大不同。怎样来对此作出判断呢?最关键的是弄清自己的钩和饵,特别是底钩和底饵相当于多少目浮力。比如我们钓大鱼用伊势尼8号钩,相当于四目台钓漂的浮力,所用的饵相当于三目漂的浮力。如果带双饵调一目,那么在浮漂漂尾露出达8目时,长脑线才开始弯曲。如果要双脑线弯曲,通过计算,须露出水面15目之多!这时漂早已倾斜,换言之,在浮漂开始倾斜时,短脑线还是直的。从漂尾露目数的多少,我们可以准确地算出钩饵对水底的压力,其数值等于漂尾露出目数减去一目后的浮力。从这一例计


欢迎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

相关资讯

  • 台钓基础篇,各方面应该学习、注意的常识

    台钓钓法的普及性越来越高,但是台钓钓法不像普通的传统钓,随便一根线组裹上铅皮挂上饵就可以开钓,这里面有许多讲究。 可选择搓大饵做窝,也可打点诱饵窝料来聚鱼,鱼口好的情况下,可选择拉饵钓,这样可以提高提竿速…

    2019/5/12 11:24:36
  • 钓鱼10年,才发现原来台钓还有这些弊端~

    有轻微水流不能台钓,这个不用解释,大家都懂,因为重力不够,会走线,有人会说饵在下面泥里没问题的,问题是没问题,但是漂对饵牵引力过大,一会就钩饵分家了,试问这样钓多麻烦,总不能去把饵活得跟砖头样硬吧! …

    2019/5/12 11:24:03
  • 5个海钓技巧干货,助你成为海钓高手

    大海是平静的,同时也是刺激的,因为它变幻莫测,如果能在这样的环境进行海钓,更能让人心生激动,尝试过海钓的人再回去进行河钓都会觉得河钓是索然无味的。 路亚钓法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铁板路亚与…

    2019/5/10 15:21:00
  • 顿漂和送漂的漂相技巧你知道吗?

    1.在用传统垂钓方式施钓时,如果看见送漂,提竿的话一般都能看见钩上有鱼。如果是用普通的台钓法施钓,看见送漂时提竿就不一定会钓到鱼了。 2.鱼漂断断续续的送漂时,是很难中鱼的。 1.一般情况下…

    2019/4/15 19:16:38
  • 浮漂钓目变了,双饵在水底的状态是怎么变的?

    所以对于调漂还有钓友这样形容,调几目无所谓,关键是钓几目,而这里说的钓几目指的是已经调整好的浮漂,通过钓目的变化让双饵呈现不同状态的意思。 台钓讲究用双钩双饵,双饵在水底的状态无非以下几种,双饵悬浮,一饵…

    2019/4/15 14:23:34
  • 解析台钓和传统钓的区别

    后来有钓鱼人认为“悬坠钓法”一词是用来来区分台湾钓法和传统钓的区别的,但就个人的看法而言,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通过一个悬坠就说明两种钓法的不同,因为早年间的古老的民间钓法中早已使用过悬坠这种方法。 2、更推崇…

    2019/4/6 0:29:19
  • 此鱼虽然生命短暂,可它一生都在旅行~

    它又名三文鱼是生鱼片的好食材,鱼肉鲜美多脂肪。成年马哈鱼可长到10kg以上,在清澈的山川河流中使用飞蝇钓及路亚钓法均可钓获。生命短暂,但是马哈鱼却为大自然其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是一生都在旅行的鱼。 为了…

    2019/4/5 0:25:08
  • 刚扬竿就切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往往这样的钓友,从来不会去分析到底为什么切线,总是片面地去责怪客观的东西,最后走上了使用本不是台钓所用的大力马(PE线),更有甚者去选择软钢丝线,细细分析下,大家起竿切线的真正原因: …

    2019/4/1 0:29:34
  • 大部分钓鱼人都遇到过的矛盾,你遇到过吗?

    但事实上台钓法并不排除使用粘饵,传统钓也并不排除使用散饵,比如传统钓中的蘸饵和包食钓,正是利用了易雾化的粉状饵诱鱼力强的特点。“清浅宜钓远,深浑宜钓近”,在清而浅的水边,只要水草丰富,照样可以不让鱼发现我们的…

    2019/3/29 0:07:06
  • 浮漂上顶,如何分辨哪些是正口,哪些是假口?

    我们常说的送漂,就是在钓鱼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上顶的漂相,浮漂会匀速上升,有时也快速上升,目数不确定,时有半目、一目、或三目以上,如果是传统钓法(铅坠到底)扬竿必中鲫鱼,那到不稀奇,如果是台钓根据调灵调顿在水底的…

    2019/3/28 11: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