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链接: 钓鱼心得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姜太公学习  > 垂钓技巧 > 淡水钓鱼

沟渠野钓技巧

2007/1/2 18:46:25 人评论

    沟渠野钓选择塘口最重要,一个好的塘口可使你锦鳞盈护,相反一个“先天”不足鱼情差的塘口,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也避免不了当空军的结果。由此可见,选择塘口和钓位的重要性。沟渠野钓不似家养池塘那样容易,这里由于沟渠鱼稀疏的特点所决定的,最重要的就是所选塘口的鱼要有一定的密度。

  江南多水,沟渠野塘四通八达,纵横相联。由于这些沟渠的作用不同,所以深浅不一。水情的不一致性,导致了水中鱼疏密分布不均,因此在沟渠野钓选择塘口时,必须一看,二试。一看就是看水色,这也是很多道行较深的高手选择塘口的经验;水色是水体本质的反映,一般的情况下,鱼头密度较高的水中,水色比较浑浊,这是由于鱼在水中觅食和活动造成的;而鱼头密度较低的水体,水色大多数较为清澈,尤其是在春季,由于水温较低,水中的微生物尚未完全繁衍,水色透明程度尚可,因此从水色来判断,鱼的密度有较高的准确性,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在选择塘口时,首先注意所选之处的水色是否浑浊;其次,根据所选塘口的走向,断头沟和死头沟都不在考虑之列。因为春季鲫鱼爱在有流水或有水草的地方,而很少呆在无水流的死头沟。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早春野钓沟渠,应是水色清中带浊,略黄且有水草的浅水处,尤其早春季节更应如此。对于水色殷红、浓黑、墨绿侧一概拒绝。这种水色表明出水质已被严重污染,不可能有鱼生存,无鱼当然不能钓。

  其次是看鱼星。鱼星是鱼在水下显露生命迹象的反应,鱼在水下活动,总会有鱼星冒出水面,水面鱼星越多,鱼也就越多,但需注意的是水中水生动物较多,除了鱼冒出的星,还有淤泥泛出的沼气、龙虾、河蚌也吐气泡,应注意分辩。它们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一是鱼星比沼气、龙虾、河蚌吐出的气泡在水面停留的时间长,二是鱼星会转移。而其它的水生动物的气泡位置相对固定,气泡的力量足,在正常的大气压力容易破裂炸开。第三再观察水面的动静。有鱼的地方,容易出现鱼游动的水花,特别是浅水,即使鱼在水底游动,也会有迹象反应到水面上。有了鱼星和水花,我们就可以大致判断此处有鱼。有了上述找鱼的技巧,我们还得试试,选择的塘口能否钓?

  二试,沟渠的环境复杂,有的水面开阔,水下常有暗草生长,不小心钓钩就会挂草挂底。特别是早春的那一段时期,水中有草还不容易发现,盲目地打下窝子,常常是无法钓。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只有在确定钓点后,用钓钩在窝子反复拖几下,能保证钓点不挂底、挂草就可以。而有的水面只是表面有草,如水花生、水葫芦、菱角秧都是这样的。从表面上看好似有不少的草,可是这些草对你钓鱼并没有带来多少的麻烦,这样即使有太多的水草,也是无所谓的。有时还是个上好的钓点。笔者曾于2004年4月在南京永丰乡庆丰村里钓鱼。那里水网纵横,阡陌交错,条条沟渠几乎一样,同来的钓友都去我的右手那两条沟渠。因为那边的两条沟没有水草。我转了一圈后,回到眼前布满水花生很窄的小沟。清理了一下表面的浮水植物,用竿挑出草洞,打了窝之后很快的就上鱼了。不仅鱼上得快,鱼的个体也大。那三个去大沟的钓友窝子倒做了不少,鱼就是没钓上几条。想了很久才把大沟为什么不上鱼想个明白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沟里水浅只有60~80厘米深,水的透明度高,没有水草鱼没有藏身的地方。二是在大沟里平时钓的人比较多,鱼的密度相对较低。而小沟里鱼多,钓的人少,不少人都是嫌小沟水草多,路远才放弃小沟钓大沟的。而我却是根据自己的多年经验,围着大沟转了一圈后,才选择小沟的,当时的想法,小沟水草多可以妨碍别人正常捕捞鱼肯定比大沟多。但钓起来没有钓光水那么舒服,还需要自己费点手脚。然而最大的一个有利因素就是那时正值鱼的繁衍生殖的好时机,鱼的繁殖离不开水草,当时这就是我选塘口的初衷。去沟渠野钓优选塘口是最重要的,一般的情况下,如果钓友都能做的到一看二试的话,钓获一定会不错,但是诱饵用得比较多,人也比较辛苦。

  窝点的选择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在野钓中,它对钓收获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它需要钓者的多年积累的经验老指导。野钓每一次野能有三五个肯上鱼的好窝子就十分理想了。能否选择好的窝点和对鱼性的认识。这需要充分了解所钓对象鱼的食性和习性。根据鱼的食性和习性来寻找出鱼类栖身的场所和觅食活动的区域,一个人在不了解鱼习性的前提下,是不会钓好鱼。也不可能钓好鱼的。因此在钓鱼前,必须要确定是钓那一种对象鱼。然后根据对象鱼的习性来选择钓点。根据鱼的食性来选择诱钓饵。

  沟渠大多鱼头稀,如何针对这一具体的情况,笔者曾与《钓鱼》杂志社李洪生先生请教,他认为使用“广种薄收”做窝方法和走钓是最有效的。什么是“广种薄收”,即多选窝,多用诱饵,多做窝。因为不能保证每个窝点都有鱼,一次撒上二三十个窝点,然后选择有鱼的窝点钓,总会遇上几个有鱼窝点,每个窝点能钓上几条。这的确是个明智之举。但是有利必有弊,这个做法的不足之处:一是运动量太大,二是诱饵的使用量也大。怎样才能扬长避短?我做了一翻思索,发现了一个不是规律,但是确实存在的现象:凡是上鱼的窝,就是经常有鱼,不上鱼的窝就是没有鱼。根据这样的现象,我把 “广种薄收” 的习惯做法做了一些改进,还是象过去一样的选点做窝 。但是施钓却是有针对性的,凡是窝点无鱼或是没有鱼活动迹象的窝点一概放弃。而对已经上鱼或经过证明有鱼活动的窝点,(主要就是观察窝点中是否有鱼星。)侧做为主要的重点对象,这样既可节约了时间,又可减少来回跑动的运动量。

  具体方法如下:确定塘口以后,可沿着河岸选择窝点,对可能有鱼的地方依次打上数个窝点(依各人习惯多少随意),在组配等待发窝时,不妨有预见性的再去打几个窝。第二批窝点打好后再去第一批的窝点钓依次钓。这样组配钓组和第二次打窝就在等待发窝时间内,至少可以节约半个小时。第一轮试钓后,就可以确定窝点的优劣,对有上鱼的窝点,可以考虑补饵续。对无鱼上钩的空窝,毫不可惜地弃之,不再补饵。若是感觉留下的窝点不多,可按上述的方法再打几个窝点进行筛选,直至感到窝点足够为止。沟渠野钓一般有4~5个上鱼窝就已足够了。如果聚鱼速度太慢,窝点还可多点,只要你记得住。但并非越多越好,窝点太多了忙不过来,反而浪费诱饵。这种“广种薄收”之法,主要就是对多钓获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可以节约时间。

  有的钓友虽然也采取了这样的钓法,但往往不能果断地舍取。对于这种“广种薄收”方法一定要善于舍取,否则你就会受累。对于不上鱼或没有出现有鱼迹象的“废窝”果断地放弃。不要主观地常舍不下“空窝”,窝点不上鱼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窝点无鱼进窝或是不在鱼道,饵不对路等等原因,总之要果断弃之。

  今年春天我和几位钓友在南京永丰乡杨柳庄的灌溉渠里钓鱼。由于此前我知道这里的鱼头较为稀疏,所以就采取了“广种薄收”的做法。一下子用小米打了七个窝子。休息了半小时后,又去了邻近的一条沟里又打了七个窝,一条鱼还没钓上就打了这么多的窝子,惹得同来的几个悬坠钓友,对我不断地冷嘲热讽。我却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打了窝以后的40分钟后,我才开始钓鱼。结果,钓了40分钟,只上了3条鱼。同去的悬坠钓手也没有钓上。于是,我给上了鱼的窝补了一点诱饵去钓后打的七个窝子,很快在后打的窝子里,我钓上了近10条鱼。此后,我并不满足,继续沿着小沟又打了七个窝,一天中凭着这21个窝子共钓上50~100克的野鲫69尾,总重近4千克。看着我频频上鱼,那几个取笑我的钓友,急忙地四下去选择钓点,但终究因悔之晚矣,错误过了上鱼的时间,他们三人总和也不及我。原因何在,正是我采取的“广种薄收”策略,应对了小沟渠中鱼头稀疏且不集中的鱼情。所以才有上述的成绩。但我知道这样做是具有一点共性和必然的,绝不是偶然的个案。此后的钓鱼,我都用此种方法,钓获都胜于定点死守的钓友。

 在精养塘和养鱼池中钓鱼,一般都是采用守钓法效果比较理想,原因是精养塘鱼的密度为钓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证。如果在沟渠野钓也打上一两个窝点轮着钓,恐怕当空军的概率就要大得多,钓不好的理由就是沟渠鱼头稀疏,“守株待兔”的钓法不宜。由于鱼情的不同导致沟渠钓与精养塘钓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沟渠钓有着适宜沟渠水情和鱼情的独特钓法。

  沟渠的鱼头稀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关键是如何能选择一个正确的钓法,针对沟渠的特点,有的放矢拿出行之有效钓法。沟渠野钓“广种薄收”必须多做窝,过去采取的钓法大多是“跑马钓”,第一个窝点与第二窝点有几十米的距离,甚至几百米。因此有人说传统钓又是跑腿的钓法。从实践来看,用这种钓法针对沟渠十分有效。每一个窝点守上一两分钟,有鱼则守,无鱼则走。或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根据窝点显出是否有鱼的迹象轮流钓。这样的钓法非常有效,但体力消耗较大,遗憾的是有些身体条件差的人不能适应,尤其是上了一定岁数的老人不宜。原因是一天钓下来,往往走的路很多,运动的时间甚至比守窝的时间还要长。如今有人动了一番脑筋在“跑马钓”上又做了些改进,将“跑马钓法”更新为“走马观星钓”。这种钓法与“跑马钓法”区别不大。主要是节省了时间,加强了针对性,对有鱼的窝点可以多花一点时间,对无鱼的窝点不在浪费时间,减少了盲目性,对提高钓获十分有益。如何判断窝点有无鱼存在这并不是件难事,只要往窝点里看上一眼便知一般的情况下,只要发现窝中有鱼星的存在就能感<


欢迎关注"360钓鱼"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号: fishchina2006

相关资讯

  • 找钓点,不仅仅是只看地形,还要从这几个层面去综合考虑

    那么,在选择钓点上,我们就要综合日照、水草、风力等级、地形特点,根据这几个综合因素,可以大致判断出来,哪里的水温,会相对较高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是相邻十几米的河段,也会因为南北岸不同,导致水温有细致…

    2019/5/12 11:24:53
  • 黑坑如何做到精确调漂,一些钓友说的试口调漂是什么?

    如果在饵团雾化完,漂都没有动作,极大的可能是钩饵陷入泥底,这个时候,浮漂下拉,让钩饵略离底,再次试口,如果出现连续的正口,则说明调钓思路正确;在钩饵雾化完这个过程,漂讯较多,但是提竿空竿也多,抓不住实口…

    2019/5/12 11:23:53
  • 鲮鱼的分类及各种鲮鱼的具体垂钓技巧

    土鲮,嘴朝下,幼仔(3-5两)时,喜腥爱香,成年时(7-8两),喜香爱甜,垂钓土鲮时,不可钓得过于灵敏,因为土鲮的嘴巴朝下,就奠定了土鲮在底部才会吃得比较安稳,又由于土鲮很喜欢追逐下落的饵料碎,因此很容…

    2019/5/10 15:21:44
  • 学会了钓鱼,你就是满腹经纶的学者!

    从网站、书本、老钓友、微信公众号等不同的途径进行学习探讨,包括学习钓具的使用,钓组的调整、饵料的配制、天气因素的影响、鱼的生理习性等等众多方面。是高还是低;温度如何,温差怎么样等等,这些因素对垂钓有什么影响,…

    2019/5/10 15:21:37
  • 开饵时醒饵多长时间?拉丝粉放多少?揉打几下?

    这一点或许与大家的想象不一样,即使是开拉丝饵,拉丝粉的放入量也不能太多,一旦多了鱼饵的黏性就过大(有些饵还自带一些拉丝粉),粘在一起拉都拉不开的玩意儿,如何快速挂钩?另外开拉丝饵时揉打的次数也有讲究,揉…

    2019/5/10 15:21:30
  • 东南西北风不同,对钓鱼的影响也大不同

    南风也称为暖风,一般大气压力升高后,形成的一种风向,不管阴晴,只要是南风天,必是暖和的天气,而且南风一般风力也不大,1~3级最为常见,最高不超过5级,但是已经很少见了,南风天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湿度变化不…

    2019/5/10 15:20:45
  • 黑坑钓鱼停口,这里统统解决

    不少钓友在黑坑垂钓中,都遇见过鱼没有吃口,又或者刚开始有鱼口,而后突然就停口了的情况。经大致总结后发现,多半是下面几种原因: 1、鱼吃的已经相对饱和,这个时候,鱼会突然集体出现停口。此时建议将线组放小一点,饵料

    2019/4/30 6:10:37
  • 每次在钓鱼时你都在想什么?

    一、每次钓鱼的时候你都在想什么? 在不钓鱼的人眼中,钓鱼可以磨练性子,钓鱼人有大把的时间思考人生。可是,钓鱼人处于放空一切感受生命美好宁静的状态之余还在想些什么?下竿的时候不知道会钓上什么鱼,是大是小,甚至能不

    2019/4/29 0:32:55
  • 坑钓的几个手段,让你钓的鱼获满满!

    我们钓鱼人与天斗(不利天气出钓),与地斗(不利的地形和钓位)都不算太大的乐子,但是与黑坑老板斗可谓是其乐无穷。钓鱼人进阶高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黑坑老板钓的脸黑;进阶大师的标志就是彻底进入黑坑的黑名单。 黑坑大

    2019/4/29 0:32:50
  • 爆炸钩钓鱼的改进方法,有新意!

    一般爆炸钩的装钩,钓友们往往按常规将钩均衡地藏在麸饵里形成鸡蛋大的一陀打入水中,有的也在中间那线较长的一钩上挂上一段蚯蚓。二是,装钩时留三个钩不嵌入饵料中,这三钩加上中间那线较长的钩挂上蚯蚓即可。 …

    2019/4/29 0:32:25